政策引領輸液安全再升級
目標五 提高住院患者靜脈輸液規范使用率(NIT-2025-Ⅴ)
(一)目標簡述
靜脈輸液是現代藥物治療的重要給藥途徑,在治療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是,靜脈輸液治療的不合理使用,不僅不能改善患者治療效果,還存在更多安全隱患,增加不必要的醫療成本。
《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》顯示,我國二級以上醫院住院患者靜脈輸液使用率呈下降趨勢,但仍存在靜脈輸液不合理使用的情況,需要針對住院患者靜脈輸液使用情況完善質量改進長效機制,從多個維度綜合評價,重點關注住院患者靜脈輸液使用率、每床日靜脈輸液使用頻次、液體總量(毫升)和藥品品種數量等指標,采取綜合措施予以干預,以維護醫療安全和患者權益。
靜脈輸液精細化管理成剛需
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最新發布的《2025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》,提高住院患者靜脈輸液規范使用率被列為十大核心目標之一。政策明確指出,需通過優化給藥途徑、加強監測評估等綜合措施,重點關注輸液使用率、頻次、液體總量及藥品品種數量等關鍵指標,以維護醫療安全與患者權益。
構建全閉環流程輸液管理體系
1基于 Deepseek 大模型技術的病區輸液監控預警系統
對患者:提升輸液安全性,優化輸液體驗
對醫護:輔助降低輸液風險
對醫院:提高患者滿意度,降低醫患糾紛風險
·斷網無憂設計:即使在斷網狀態下,設備仍能自主完成異常監測與阻斷,并發出機身警報,確保安全無死角。
2精準監測:實時守護輸液安全
紅外傳感器結合AI算法,實現對輸液全過程的實時動態監控:
·精準滴速控制:智能輸液監控儀結合醫囑自動匹配藥物特性與患者需求,避免人工誤差,確保輸注精準性。
·異常預警系統:系統實時監測滴速,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預警,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,助力醫療機構落實政策中“強化藥物監測和預警機制”的要求。
·規范輸液流程:護士通過掃描患者手腕帶、輸液袋二維碼確認信息,確保“正確的患者、正確的藥物、正確的速率”,遵循用藥五“R”原則。
3
物聯網聯動:多維預警守護安全底線
輸液監控儀通過物聯網技術,構建全院輸液安全預警網絡:
·多終端協同:輸液異常時,監控大屏、護理手表、PDA走廊屏同步彈出預警信息,確保醫護人員快速響應。
·異常自動阻斷:當監測到液位低、阻塞等風險時,設備自動阻斷輸液,防止血液回流。
·異常情況報警:輸液異常或輸液完成時實時彈窗提醒,快速響應,提升安全管理效率。
4數據驅動:優化輸液管理效能
智能輸液監控系統實現多維度數據分析模塊,可自動生成輸液使用報告,涵蓋政策關注的核心指標:
·實時數據呈現:大屏動態顯示各病區輸液狀態、液體總量等核心指標。
·全程可追溯:系統自動記錄輸液時間、滴速等信息,數據同步至智能輸液監控系統,實現輸液過程全閉環管理。
·數據分析支持:系統整合輸液患者、工作量、藥品使用等數據,生成圖表與曲線圖,幫助管理者直觀分析輸液問題,優化人力資源配置,持續改進護理質量。
與中德澳,邁向輸液安全新紀元
中德澳全閉環流程智能輸液監控系統,以實時監控、預警干預、數據追溯為核心,積極響應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,為醫療機構提供了一套高效、安全的輸液管理解決方案。讓我們攜手科技,守護每一滴藥液的安全,為患者筑起生命健康的堅實屏障!